董彪,我校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保险法、土地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兼任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民商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理事。
潜心科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2013年1月9日召开的学校第三届科研工作大会上,董彪以705.1的科研总分,荣获学校2012年35岁以下人文社科类科研总分第一名。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这是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董彪多年来潜心科研、严谨治学的肯定和褒奖。
从2008年至今,董彪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纵项项目5项,到校经费34万元;主持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委托项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委托项目等横向项目4项,到校经费21万元;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到校经费2万元。独立完成专著或教材《保险法判例与制度研究》、《保险法判例新解》、《保险纠纷处理》等4部,作为第一作者编写《房屋征收与补偿纠纷处理》,作为副主编编写《商法研究》、《商法条文·案例·说理》、《民商法学论文精粹》等3部,参与编写教材《物权法原理与案例教程》、《公司法学配套案例分析》等3部。在《当代法学》、《法学杂志》、《上海金融》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保险合同的要式性与不要式性之争》获得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秩序·权利·和谐:游离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家庭暴力防治》获得民政部优秀论文三等奖,《社会组织参与“失地农民社区”治理的思考》获得第三届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重构秩序:失地农民社区治理问题思考》获得京津沪渝法治论坛优秀论文奖,《我国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立法模式的选择》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时代杂志社优秀论文三等奖。
说起这些成绩,董彪谦虚而低调。他说,科研需要好的大环境,自己幸运地赶上了学校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的好时期。学校和学院的科研政策对年轻教师有一定倾斜,资助力量很大,这为年轻教师开展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感悟科研:一路跋涉一路欢乐
在科研的道路跋涉前进,几多感慨、几多思考沉淀在董彪的心中。他说,科研的道路并不轻松。首先,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最开始也是通过参与别人的项目来积累经验,学着如何填表申请、如何发表论文,再到如何写一本书。”其次,做科研要有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究框架的设计、研究基础的积累、研究思路的明晰,都需在项目申报前期早作准备。再次,“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要设定较高的目标,才有可能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在董彪身上,既有持之以恒的坚韧,也有淡泊名利的豁达。他认为,做科研不能急功近利,真正的学者要耐得住寂寞,能处理好科研的量和质的关系。年轻教师往往容易偏向于量的积累,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保证科研质量才是对自己、对国家、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并非每个项目都要去争取,而是努力将手头的项目课题做扎实。
董彪说,注重科研的社会实践性与实用性,是一个学者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所在。具体到民商法学研究而言,科研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思辨、理论研究的层面,而应当立足本土,关注现实生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学术思考是必要的,但是,闭门造车、人云亦云、无病呻吟则难于得到同行或社会认同。有必要端正心态,深入社会实践,多参与实务部门的调研和研讨,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对策性。不要认为实务部门的人士对学理一无所知,相反,应当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我。
尽管科研的道路不轻松,但幽默的董彪并不觉得科研很枯燥。他说,自己很享受科研过程中的幸福感,乐于接受新知识,乐于向别人学习,与德高望重的前辈们交流倍感充实愉快,与实务部门的人士接触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和需求。或许正是因为享受这份快乐,董彪的科研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吧。
用心教学:把最好的状态奉献在课堂
在学生眼里,董彪是一个受欢迎的好老师。与他有过接触的学生们都认为,课堂中的董老师寓教于乐,循循善诱,重视学以致用;生活中的他更是亲切幽默,是大家的良师益友。
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董彪有透彻的理解。他说,理论功底沉淀以及实践经验积累的程度与教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研究能够增强教师自身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因此,从教以来,他始终坚持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再将教学心得体会转化为科研的一部分,相互促进,同步推进。
在教学上,董彪认真负责,全心投入、毫不懈怠,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充沛的精力和满腹的热情去完成教学任务。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思想火花砥砺碰撞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专业理论和教学理论不断完善创新。他说,法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学科,因而,法学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理论功底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简单灌输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法学方法、法律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应当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生们终究要在广阔的社会中施展才华,法学教育应当为他们踏上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董彪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和理念投入到教学中的。他通过案例教学阐释法理、解读法条,让枯燥的法条鲜活起来,让深奥的理论通俗起来,让“象牙塔”中的法律学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活法”的意义。他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交流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他着力培养本科生理性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涉猎经典读物,提升学术涵养,勇于就专业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他积极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从事学术研究的机会,近几年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同时指导学生获得obao欧宝娱乐
研究生学术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毕业论文多次被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在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方面,董彪一直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曾经得到过他指导的学生介绍说,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学术上取得进步,董老师会给每一个学生布置研究课题,督促他们按时认真完成,并按期约见每一个学生,对所布置的课业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之后仍会继续跟踪、督促研究的进展情况。学生的论文完成以后,他会细致地做出修改,小到文字措辞,大到文章逻辑关系,董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跟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探讨中修改,在修改中提高,直至完善。学生说,董老师每周都会跟他们至少交流一次,了解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和研究状况,给他们推荐法学著作,并叮嘱他们要多看书、勤思考,这使得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董彪从本科接触法学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回首成长的道路,他真诚地说,导师们的耳提面命与言传身教在无形中影响着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治学态度。前辈们将法学教育事业当作责任与使命,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并倾尽了毕生心力。如何接好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为法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董彪的心愿。他说,自己对法学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愿意为法学教育事业而等候。这是一种沉淀,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教师生涯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等候一个更好的自己,与学生更好地去交流,将法学知识、师生关爱、治学精神、处事作风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