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来自涉灾地区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帮助,我校在5月20日对涉灾学生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在全国人民倾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大背景下,学校充分理解涉灾学生为家乡灾后重建的工作中贡献力量的愿望,为了给他们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基础知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又在5月30日针对涉灾地区的学生开办了“抗震救灾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讲座。
讲座由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林永和教授主讲。讲座开始前,全体师生共同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林教授在讲座的开篇就指出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开展心理援助的紧迫性,阐述了心理援助的相关科学理论,强调了心理援助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在接下来近两个多小时的培训中,林教授介绍了人们面对灾难的心理反应、从遭受灾难到完全恢复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提出了涉灾学生在家乡作为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六大任务,即用心倾听灾民的心声;理解灾民的利益诉求;开展灾民的心理疏导;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陪灾民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别人,照顾自己。林教授还讲解了有关危机的概念、危机的分类、危机发生后的应激反应、干预过程中各种技术、技巧与要点,包括“要说什么怎样、要怎样说、不要说什么”等等,以及心理援助志愿者自身的心理保健知识等。在介绍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浅出,把理论知识与大量危机干预实例相结合,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受训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基础知识讲授结束后,所有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由心理中心的刘立新副教授和陈红敏讲师指导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表示参加此次培训收获非常大,具备了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本领,自己对作为一名心理援助志愿者充满了信心。通过参加培训也更加坚定了和灾区人民一道战胜灾害的决心以及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据悉,由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组织编写的《抗震救灾心理援助志愿者手册》正在紧张的编写当中,印刷完成后很快便会发给每一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