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11月10日第6版刊发文章《争当“早起鸟” 拒做“低头族”》。文章对多所高校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症”进行了报道,其中也对我校实施的“五早”系列活动进行了阐述。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离开手机24小时,你能做到吗?”上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方微信发出一份“战书”,邀请在校生参加挑战,拒做“低头族”。不仅是二外,新学期,多所高校新生向“手机依赖症”说不,早起、勤锻炼、多看书……成了高校新生的“新生活”。
向手机要时间
刷微博、发微信、看视频、玩游戏……大学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仿佛手机的方寸屏幕,就是生活的全部。2014年,360手机助手对两万名网友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六成“90后”患有严重“手机依赖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近半数“90后”每隔不到15分钟就查看一次手机。
翔宇东方新闻社是二外的学生社团,社员们自编自演了一部微电影——《离开手机24小时》。微电影在二外官方微信发布之后,很快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低头看手机,浪费的时间,忽略的亲情、友情,荒废的学业让学生们感叹。
“以前三五分钟就要刷一次微博、微信,不知不觉时间就浪费了。现在我要求自己每天只看半小时手机,把更多时间留给图书馆、操场和教室。”同学们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挑战心得”。
“同学们的改变,让我们欣喜。的确,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但我们应该更合理地使用手机,而不是成为手机的‘奴隶’,大家只有离得开手机,才能更专注,享受上课、读书和运动的快乐。”翔宇东方新闻社负责人闫俊文说。
比拼看谁起得早
新学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流行“打卡上课”。该校微信号“北航新鲜事”发起“21天早起计划”。每天早5时至8时,通过微信“打卡签到”的学生,将获得全额积分奖励;8时至10时打卡者,积分减半,连续打卡还有积分奖励。
obao欧宝娱乐
的学生本学期也流行“五早”生活,即早睡、早起、早读、早锻炼和吃早饭。该校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的赵煜是“五早”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每一次晨读、晨练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以年为单位,就会发生美妙的质变。”他信心满满地说。
为学业留住“碎片时间”
不做“低头族”,早睡早起……以往被浪费的“碎片时间”渐渐被大学生们留住。
留住“碎片时间”,让学生们发现自己可以做更多喜欢的事情。例如清华人文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小林一直想选修经管学院的“财务分析”课程,但由于上课时间冲突总是不能如愿。自从听了师长建议,不做“低头族”后,他利用“碎片时间”,登录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坚持学完了“财务分析”课程,获得认证证书。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全国95所大专院校和机构在“学堂在线”开设小规模在线课程,利用“碎片时间”网上学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