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玉,1996年本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2001年在中科院化学所获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1月回到学校工作,现为食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有机合成》、《不对称合成》及《有机反应机理》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用香料合成、手性食用香料不对称合成、Maillard反应的研究等。在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选中,她主持的项目“重要食品香料绿色制备技术”荣获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科研需要积累
“搞科研必须要积累。”田红玉老师这样告诉记者。
学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海外的人脉、外校的好友……她通过各种途径搜寻着自己领域的最新文献。“我会定时跟踪与我相关的文献,及时了解别人在做什么,然后再思考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做的,”田红玉说,“只有及时了解业界动态,不断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做好科研。”
她的研究生宫玮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去年9月份刚刚通过美国FEMA组织安全测评的物质。宫玮告诉记者:“这都多亏了田老师,她经常上一些国内外的网站,总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动态。”过去是田老师研究生,目前也在我校应用化学系任教的黄明泉对田老师的学识赞叹不已,他告诉记者:“比如讲一种物质的合成,她可以列出很多种方法,然后分别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很难做到的。”
“她的学识功底特别深厚,”同在一个科研团队的刘玉平教授这样评价田红玉,“我有的核磁的图看不太清楚就会去问她,她能一点一点的连细节都给你解释的特别清楚。这功底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熬出来的。”
粗细结合、紧跟潮流是田红玉的积累方法。她说:“一个研究者要保证自己不仅能对整个大行业有宏观把握,还要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问题做到细致的钻研。”《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这些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国际期刊,她会跟踪的比较紧密,其他的一些涉及整个化学领域的期刊,她会挑与自己相关的来读。“有的就看看摘要,有的要非常精细的来读。这要根据与自己的相关程度来区分,”田教授这样告诉记者,“要关注那些最新的东西,新的物质、新的方法。”
在被记者问到到底看了多少文献时,田红玉坦言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在田教授的办公桌旁,有一个半身高的架子,上面全都堆的是各种打印的文献,根据不同的内容放在了不同夹子里,每个至少都要有5厘米厚,上面有勾画、有标注。她说自己只是不停地看,不断的积累,以了解国际同行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具体成果,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
科技成果要“走出去”
所谓“走出去”就是要让躺在实验室、学术论文上的科技成果走出去,更多的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技术,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体现经济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田教授说,“一方面,评职称和工作考核需要论文,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的是实用性很强的项目,这些项目是很难转化成论文的。”但即便如此,田红玉在研究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增加着与企业的合作。她参与的,也是这次获奖的关于“重要食品香料绿色制备技术”的研究项目就是跟企业的合作,对公司原有的污染很大的一些产品工艺路线进行改进。除此之外,田红玉教授目前还在进行着“内酯产品工艺优化研究和香料产品开发”、“川渝中烟龙涎香香原料合成研究”的项目,它们都是对企业目前工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从2006年至今,田红玉教授参与、负责的大大小小的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共有22项,担任负责人的包括“乙偶姻氧化法生产丁二酮技术”、“2-甲基-2,5-二甲氧基-2,5-二氢呋喃绿色制备技术”等研究项目;参与研究的包括孙宝国院士的“脂肪调控氧化技术”、“α-甲基-β-羟基丙基α’-甲基-β’-巯基丙基硫醚的技术转让”研究项目,刘玉平教授的“阿佛曼酯合成技术转让”研究项目,陈海涛老师的“甲板参口服液关键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项目等等。
“要做好科研,就要重视成果的实用性,这就需要研究者去跟企业多接触,要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去做相关的科研工作,只有当你的投入有产出时,这样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田红玉这样告诉记者,“我今后也会尽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种应用型的研究中去。”
搞科研要不怕吃苦
除了要积累和“走出去”之外,田教授认为科研精神也是搞好科研的关键因素。
“坚持、努力、踏实、严谨……这些素质是做好科研的重要因素。”田红玉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关香料合成的项目都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室数据才能写成论文的,而这些数据需要反复做多次的实验才能够得到。黄明泉告诉记者:“她的实验数据非常严谨,都是一步步实打实做出来的。”她的研究生张国英也认为田老师是个非常严谨的研究者:“她在做实验的时候就反复告诫我们,做实验不能想当然,要反复验证。”田红玉教授说:“有的时候反复做的实验结果就是不理想,真的很头疼,没有点肯吃苦的精神很难坚持下来。”
田红玉在上学的时候,每天早上8点进实验室,晚上9、10点钟才离开,当了老师,她也坚持每天到化工楼坐班。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止一名老师、学生告诉记者曾经看到过她周六日、寒暑假、“十一”放假等各种节假日来办公室加班。她说自己就是来看看文献、写写论文什么的,“没有什么苦不苦,在实验室的一切都让我很享受。”说到田教授的能吃苦,相识快20年的刘玉平教授也有很多话要说:“读研究生的时候,实验室的味道特别难闻,但她没有这受不了那受不了的,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她虽然是家里的老小,但却很能吃苦,所以她能出来好多优秀的成果,我一点也不意外。”
田教授家的孩子今年只有6岁,像所有的小孩一样也非常依赖母亲。但她很多时候只能请父母来帮忙带孩子。前些日子,田红玉因为科研任务要出差,父母又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让自己的姐姐从外地赶来帮忙照顾。“她真的为了科研放弃了很多,”刘玉平教授向记者感叹道,“在学历、职称这些名利都获得了之后,还能做到这份儿上,真的很难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靠着这样年复一年的勤勤恳恳,田红玉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自己科研的巅峰。
2004年到校任教以来,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SCI收录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中国发明专利8项,历时3年独立完成了国内外第一本关于手性香料的专著《手性香料及其不对称合成》的编著。除此之外,她还多次荣获各类科技奖项:2005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荣获2010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我校理工类2011年纵向项目到位总经费排第一名并荣登科研表彰光荣榜榜首。
面对这些成绩,田红玉却表现的很淡然,更是直呼让记者“不要用成功来形容我”,因为比起那些真正优秀的研究者她觉得自己还差得很远。
她告诉记者:“人最难得的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自己。”在去年荣获教育部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后,她拒绝了多家前来参访的媒体,她说自己只是想踏踏实实的做研究。这个来自“实验室的你”坦言自己的幸福在科研里,“在做研究的时候,会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论文发表的时候能够感到自己被认可,这种被需要、被认可就是我的幸福了。”相信她的这朵名为“科研”的幸福之花会持续的在实验室里绽放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