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OB欧宝APP在线登录 » 综合新闻

【新思路新举措】科技处处长杨有红谈2014年工作:精细管理 优化服务 抓好协同 再上台阶

“提升质量”、“提高水平”、“协同创新”……在学校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中,这样一些热词与科研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日前,带着对2014年科研工作的展望与期盼,记者采访了科技处处长杨有红,由他为大家谈谈热词背后的思考与谋划。
记者:2013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作为科研管理和服务部门,科技处2014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杨有红2014年,科技处要在做好常规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推动科研工作上台阶。服务,就是要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就是要运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推动学校科研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记者:您提出要“做好常规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在这方面会有哪些措施?
杨有红:第一,在加强精细化管理方面,简化、优化办事程序,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务各院系和教师。具体来说,今年将有两个新的做法:一是在保证科研质量的前提下,简化项目的审批审核程序。例如,学校的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的结项,今年将采用自动结题与审批结题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科技处仅对没有达到结题要求的项目进行审查,邀请专家对未结题的项目进行审核,对已经完成项目目标的不审查。二是对教委面上项目实行备案制。以前都是学院将项目报到科技处,科技处请专家进行评审,这样既不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也难以有效调动学院积极性。实行备案制后,科技处将根据学科排名、教师结构、以往结项质量等因素,将项目指标分配到各学院,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家评审,科技处仅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院积极性,也可以使评审的项目更有竞争力,更加体现学科特点与优势。
第二,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进一步做好培训服务工作,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形成推进科研工作的合力。以往学校分文理科开展培训,指导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近两年发现,仅仅分为文理科不能完全满足各学科教师的需求,特别是学校专业、学科较多,仅简单的分文理两类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去年,科技处已经开始创新培训工作,把文科分成三大类,理工科分成三大类,根据科目类型邀请专家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较之以往效果好了很多。总结去年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今年,科技处将鼓励和支持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开展项目申报培训,鼓励各学院根据学科邀请专家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科技处可以根据学院需要联系专家并给予经费支持。
记者: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为实现科研工作上台阶的目标,科技处今年将集中精力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有红:总结2013年科研各项工作,我们认为,目前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四个方面,这也是科研处今年工作的重点。
第一,科研质量提升。这几年学校的科研工作进步很快,无论是论文还是课题数量都有所增加,基本上是数量规模上的增加,但是体现高水平、高层次科研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欠缺。
第二,科研成果转化程度。科研成果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教学,但就目前学校教师的课题项目、论文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的并不多。这个问题是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今年1月,北京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京校10条”),学校会广泛调研,结合实际,出台细则,激发教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第三,经费增长幅度。近两年,全校科研经费以每年两千万的速度增长,2014年达到1.71亿。到账经费在不断增长,但是人均到账经费并不高,也就是说老师们的潜力还很大,学校科研经费增长空间还很大。
第四,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利用。学校目前培育了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在同类院校中比较数量是较多的,但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今后大学的科研多是采取协同创新中心的方式去合作。因此,要利用好现有的中心,带动其他学科发展,培育更多的校级协同中心。
结合上述四方面的难点,科技处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做好各类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科技处将按学科做好各类项目的选题征集,体现学科优势和发展方向;做好项目申报环节的组织、协调和预审工作,邀请专家对申报书把关,提升文本质量,提高申报命中率。
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学校将严格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实施中的服务和管理,加强项目的中期检查制度和成果鉴定结项制度,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感,保证大部分项目如期按质完成。
完善科研评估机制。科技处将会同人事处等有关部门共同协调,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科研成果奖励体系,引导教师瞄准高质量科研成果,并最大限度实现科研成杲转化。
综合考虑各学院实际,把全年的任务分解给各个学院。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离不开学院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记者:学校提出要用好现有的“obao欧宝娱乐 中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出资者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三个协同创新项目,借此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这点,科技处今年有什么样的措施?
杨有红:三个协同创新项目的成立,为实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同开发创新成果搭建了有力平台,也为整合现有资源,带动其他学科专业提高科研质量提供了重要条件。协同创新是要求,也是趋势。科技处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夯实目前学校已获得的三个市级协同创新基地项目,建立相关管理规则制度,建立评价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只有三个协同创新自身顺利运行,才能带动其他专业。
第二,积极培育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按照“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标准,以优势特色学科和创新团队为基础,以任务为牵引,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有效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在实施层面,以各院部和学科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校外创新力量参与。
第三,进一步完善学校在科学研究、科研考核、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政策,优化学校的科研资源配置。
第四,围绕科研项目,结合学科优势,以“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目标,采取“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基地平台”的捆绑式科研建设模式,构建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创新团队为主体的科研人才合作模式。
第五,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配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