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2日,致知学堂第三讲、第四讲线上开讲,选课的同学们均按时到会聆听讲座。
4月20日,温州大学李广旭博士以“人工智能写作:可能、问题与挑战?”为题进行主题讲座。李广旭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与创作领域的交互渗透以及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写作的根本原因三个方面,开展了本次演讲。
李广旭向同学们展示了两首题目相同、内容不同的诗歌作品,两首作品分别由人工智能、人类创作而成,对比之下人工智能的作品并不显逊色。他指出,如今人工智能发展飞速,人工智能完成的现代诗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诗意。李广旭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进展飞速的一个过程。他举出了譬如初音未来之流的虚拟偶像与siri、小爱同学之类的智能家居等例子,说明了当今人类生活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讲座过程中,李广旭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个视频,视频描述了北京冬奥会上展现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将科技奥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工智能写作便是人工智能与创作领域的交互渗透的典型例子。李广旭提到,当今人工智能写作,分为两种,第一种叫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第二种被称为机器人创作。人工智能写作,是辅佐人写作的,主体仍是人类,只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而机器人创作的写作主体是机器,是完全由机器来进行创作,比如腾讯的新闻机器人、央视财经的机器人小白、微软的小冰,诸如此类的智能创作机器人。他指出,这些人工智能可以创作,但是无法复制情感,所以作品缺少了灵魂,甚至会产生逻辑不通的作品。因此,他提出,大众认知里,人工智能尽管在智慧上,在策略上,在计算上能够战胜人类,但在情感上无法比拟。科技与数字紧密相连,数字代表的是理性与精准;而文学代表的是感性与创意,文学需要情感的真实倾注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人是拥有情感的动物,而这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人工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
讲座的最后,李广旭呼吁要重视人工智能写作的功能作用及发展,积极面对它将带给我们的巨大挑战与机遇,促进科技人文未来深度结合的实现。
4月22日,我校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副教授孙凯以“中国歌剧-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为题开展主题讲座。孙凯带领大家欣赏了《白毛女》《江姐》《原野》等中国经典歌剧,围绕中国歌剧发展史的三次高潮,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呼吁更多的青年人关注并参与中国歌剧的发展。
孙凯简要介绍了歌剧和中国歌剧的概念,由此引出中国歌剧的诞生历程,指出中国歌剧是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和音乐相结合、相交融的产物。她介绍到,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出现,是中国新歌剧的开始,在中国歌剧史上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孙凯在现场播放了其中一段经典片段,并从音乐创作、社会意义、文学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赏析,她提到:“《白毛女》是第一部在歌剧形态上为本土化奠基的最出色的范例。对后续的歌剧创作影响深远。”在《白毛女》之后的十余年后,中国歌剧在曲折中崛起,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孙凯讲述了这一时期的创作实践历程,此时的中国歌剧进入了丰收期,大量优秀的剧目涌现,如《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等等。她指出,《江姐》是这一时期高度成熟的代表作,其用戏剧化的表演和优美流畅的歌唱,塑造了革命英雄丰满立体的形象。在提到《江姐》的音乐创作时,孙凯指出,它突破了《白毛女》“话剧加唱”的固有模式,在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为以后民族歌剧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孙凯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讲述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歌剧进入了第三次高潮期。在歌剧家的不懈耕耘下,经过了十年探索和积累,四幕剧《原野》于1987首演于北京。孙凯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部被誉为“当代歌剧创作巅峰之作”的作品。她从歌剧主题、四幕剧情、创作特征三个方面出发,解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她强调:“这部作品高度地融合了西化舞台和本民族特色,具有划时代的典型意义。”从早期的对西方歌剧的模仿移植,到中期的交融借鉴,再到与本民族文化高度融合,中国歌剧发展走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讲座的最后,孙凯引导大家去思考这三次高潮能够给当今中国歌剧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她指出,《白毛女》《江姐》《原野》都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在当下如何实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如何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是时代交给所有文艺工作者的深刻问题。同时,她也呼吁更多的青年人走进影剧院,走近歌剧舞台,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增添青春的活力与热情,为中国的文艺事业注入不间断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