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光明日报》第5版刊发文章《别拿“泡吧”赌明天》,记者通过讲述一个因痴迷网络而辍学的大学生的故事,针对大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进行了调查、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别拿“泡吧”赌明天
本报记者 曾 毅 耿建扩 本报特约记者 任 爽
六月初,在河北省怀安县第三堡乡俞家屯村,密密麻麻刚及腰的玉米地旁,“大学生村民”靳爱兵站在田垄上,正在给刚蹿蔓的豆角搭架。尽管这是一项极简单的农活儿,但靳爱兵显然并不熟练,攥杆与绑绳的手时常“打架”。
2004年,靳爱兵以647分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成了家乡怀安远近闻名的小名人。9年后的今天,靳爱兵因痴迷于网络,泡在网吧4年半而再次成了“名人”。
“网络游戏带给我的,只有噩梦。”
大二时,靳爱兵迷上网络游戏,走进带给他快意的虚拟生活。大三时,靳爱兵的课越上越少,挂掉的科目越来越多。到了大四,本应毕业的靳爱兵没拿到学位证、毕业证等任何能证明自己上过大学的证件,拿到的只有游戏级别。
在毕业后的那些日子里,靳爱兵带着行李,“宅”进网吧。每个月靠打游戏币、卖装备换来1500元钱,除去包月上网的500元,剩下的勉强维持生活。他基本上不和网吧里的人交流,换了手机号码,也没给家里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今年3月底家人在长春找到他,靳爱兵才结束了长达四年半的“泡吧”生活。
在乡情血缘的召唤下,脸庞已经从苍白重回黢黑的靳爱兵说:“网络游戏带给我的,只有噩梦。”对曾经痴迷于网络游戏,靳爱兵毫不回避,对未来也没有绝望:“帮父母忙完这一段后,我就要出去打工了。我大学学的是网络与计算机专业,靠专业打工绝对离不开网络。但今后的网络对我而言只能是工具,我的使命只能是回报父母恩情、提升人生质量、证明自身价值。”
有数据显示,在18至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26.6%,而这正是青少年读大学的年龄。更有抽样调查显示,每10个大学生中,就有7.2个网民,而2012年中国网民的每周上网时长已达20.5小时。人们以往认为,未成年人对网络缺乏抵抗力,却没有想到大学生也是如此。网络中究竟有什么,让这些在高考中“挤过独木桥”的高校学子也如此痴迷?甚至令本应接受良好教育的他们放下学业,心甘情愿地把青春挥霍在网
在网吧“包宿”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体验
记者随机向15位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大学期间有过“包宿”经历的有12位。
“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的神秘和好奇还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所以刚开学时不仅会认真地听课和学习,还会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浪漫与精彩。”吉林省教育学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王会平教授分析,“这个时候,失去了高中时家长与老师的严格监管,大学生们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的人。这种放松削弱了他们的自控能力,并淡化了时间管理概念。而网络中的新鲜与刺激所带来的快感,又很容易给予他们重复的愉悦体验,使得很多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甚至会把在网吧‘包宿’当成自己体验大学生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在网上找到和现实中不一样的自己”
晚上11点,长春市净月潭公园附近一家临近学校的网吧,上座率接近七成。网管小刘说,很多打网游的大学生都是成群结队来的,有的还会连续来上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网吧中,正在等待游戏中“复活功能”启动的管理专业学生小陈已经大四了,却还是收不住打网游的心。他坦言:“我的论文还没有头绪呢,要是能写网游就好了,我保证说起来头头是道。”
除了想在游戏中获取胜利感,也有为了减轻就业或考研压力及宣泄失恋负情绪的大学生。全寝室都有过“包宿”经历的小王说:“我们寝室就有个同学,平时不‘包宿’,却在一次失恋后,连玩了一个星期。”
“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带给大学生失落感,而这种失落感又恰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以慰藉。”王会平说,“比如一些考试成绩不佳或经常挂科的同学,却能够在游戏世界里称王称霸;有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不多、人际关系遇冷,却能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吸引许多素未谋面的网友喜欢甚至敬佩;还有的像靳爱兵一样,找不到面对现实和解决困难的办法,在考试或就业时感觉力不从心,进而选择在网络中逃避。所以,很多大学生喜欢上网尤其是‘包宿’上网,所寻求的最佳感觉,就是能够在网上找到和现实中不一样的自己,获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精神愉悦和快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自主性、满足感和成就感。”
大学生缘何热衷上网
就读于某医学院的小韩说:“我当然知道无聊或遇到困难时,可以选择读书、跑步和向家人朋友倾诉等方法。但与这些相比,我更愿意选择通过上网打游戏或与网友倾诉。”
“这主要取决于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和非现实性等特点。”王会平解释,“匿名性”是指在网络上可以不使用真实姓名,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便捷性”是指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非现实性”是指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暂时逃离现实,不用面对现实的不愉快和压力。与其他事物一样,网络也具有两面性。错误不在于上了网、包了宿,而在于豪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络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这种对网络的过度渴求,最终导致其上网行为的不可遏制性和再度使用网络的欲望。”
网瘾背后的教育盲区
正在长春读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小田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从大一玩到大三,根本不学习了。”与靳爱兵一样,那些沉迷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们,也曾是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的胜利者,也曾是以优秀成绩被称之为“好学生”、“好孩子”。那么,他们为什么也缺乏基本的分辨力与自制力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盖笑松说:“高考分数无疑成了学生、老师与家长的首要追求,甚至被当做最宏伟的人生目标,学生甚至没有长远的人生目标来引领自己,更别提人生规划了。一味只记得高分的师生和家长,忽略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其中就包括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事实上,在高中阶段,除了应对高考,学校更应该用丰富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塑造一颗丰满的心灵,使其拥有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
对于大学生,王会平建议首先要学会正确上网;其次,要分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本质区别;然后,还应学会拉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距离,将虚拟世界中得到的各种存在感和价值感移植到现实生活中。此外,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把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上,形成新的建设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