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节系列活动之二——“两会零距离”学术论坛在我校阜成路校区召开。论坛由艺传学院副院长王擎教授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秦巍、辅导员和研究生参加。
这次“两会零距离”的学术论坛邀请到了我校连续三届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汪苹教授、《华夏日报》主编唐清建、《光明日报》编辑李可和我校毕业生、现任《每日经济新闻》编辑李玉敏。参与的嘉宾从政协委员、主流媒体到市场化媒体,来自不同领域,为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两会”的报道与流程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我校“两会”政协委员汪苹教授首先发言。她就“两会”中政协委员的构成、职责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参加三届“两会”的感受。汪教授介绍,政协委员的提案会有一定专业领域的倾向性,自己的倾向性在于教育和环境方面。今年的“两会”会风改变,会期缩短,这和以往是不同的。她还介绍,前年她提出有关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提案,去年提案是有关PM2.5的问题,今年是就八项提议如何走进百姓生活的提案。提案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要真正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时,还要掌握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法规和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华夏日报》主编唐清建就“两会”的舆情分析与大家交流,对现今两会新闻基本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介绍,包括两会新闻受众情况、高频词、媒体报道方式的变化等。《光明日报》编辑李可在谈及“两会”采访时,总结了了解会议的主题、围绕焦点事件以及紧贴新闻人物三个方面。就采访“两会”的准备,李可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熟悉国内政治;熟悉代表的专业和观点;熟悉政治经济的热点事件。在采访时还要做到胆大、心细。校友李玉敏是第一次采访“两会”,她详细介绍了其报社针对采访人群的定位以及采访方式。
通过与教授和编辑们的交流讨论,学生们近距离地观察体验到“两会”。这次学术论坛以学术交流的形式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结合了业界最新动态,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明晰了方向,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