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的挂甲峪声名远播。恰逢金秋季节,10月31日和11月1日,在社科部党政工三部门的组织下,社科部的师生前往挂甲峪考察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在村长助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陪同下,师生参观了农家旅游小院。用铁栏杆围着的院落,种着花草蔬菜,晾晒着刚摘下的各种山果。女主人介绍说,这是一个两层小楼,面积196平方米,八室两厅屋里有厨房和卫生间,用生物质气化炉做饭,太阳能板取暖,冬、夏都能洗上热水澡。她笑着说自己是“坐家当老板,靠房来赚钱”,年收入一、两万呢,这房子是她家的“聚宝盆”、“黄金屋”。
走访了几家老乡,认真听了助理的介绍。旅游业只是产业的一部分,挂甲峪全村组建起了工业、农林、畜牧、旅游、物业管理五个公司,形成了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
挂甲峪的成就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师生们认为挂甲峪的经验在于:一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带头人;二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选择好自己的发展道路;三是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规划,确定主攻方向,选好突破口;四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五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心村民生活,让他们从新农村建设中具体得到实惠;六是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不断从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扩大、延伸。北京郊区农村千差万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是一种模式,但是,挂甲峪村作了可贵的、成功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