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火炬塔上的奥运圣火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成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相信这一届奥运会,给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记者和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一名参与奥运会的普通工作人员,这一段服务奥运的记忆,也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2007年12月,北京奥组委在市属高校教师中招聘景观设计与标识管理工作人员,经过面试、笔试,我作为一名obao欧宝娱乐 的年轻教师,借调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奥组委标识工作专项小组。标识工作专项小组是在总结前期测试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标识工作专门成立的指导小组。我们小组总共只有七个人,然而负责的却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4个竞赛场馆,14个非竞赛场馆及4个服务场所、6个交通场站,22个训练场馆的赛时标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攻坚战。
没有一刻停留,当我接到电话通知的那一刻,尽管各种工作证件、借调手续都还没有办完,我便被要求第二天就要去小组报到。迎接我们的是:搜集测试赛中标识工作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和各方面的反馈,研究历届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和文件,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并迅速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的理清工作思路,我们确定了即将迎来测试赛的五棵松场馆群作为试点场馆,由我和另一名同事负责完成试点场馆的标识规划设计方案,并据此制定出标识工作的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的规范文件。
经过两个星期的实地踏勘,我们初步完成了五棵松场馆群标识规划设计方案的第一稿,也对奥运会各竞赛场馆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一般的场所不同,奥运会各竞赛场馆中,运动员、技术官员、文字摄影记者、电视转播媒体、观众、工作人员这些各类不同的客户群有着各自的流线和各自的活动区域,所有客户群都是按照各自的流线在场馆中完成各自的活动,因此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
(图:作者所在的奥运标识工作组,右起第一人为作者)
结合试点场馆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多次与各类客户群主要负责部门的深入讨论,我们制定了规范标识工作的系列文件,并针对标识应用模板设计指南提出了明确的修改完善意见,形成了“一个指导意见,四个规范文件,一套应用模板”。为了使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各场馆标识工作人员及服务合同商能够迅速地掌握这套工作方法,我们针对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及服务合同商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通过三次大型的培训会议,对标识工作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系统培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曾经参与悉尼奥运会标识工作的外籍专家的肯定,他们对我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工作表示出了惊讶。
(图:为奥运服务,将是作者永恒的人生记忆!)
伴随着奥运会开幕时间的不断临近,各场馆的标识工作都紧张而有序地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我们小组的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赛时,我们的工作转入了北京奥运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继续为各场馆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16天的竞赛日程,在调度中心的监控大屏前,我们在电话、传真、视频会议中,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开幕式,经历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赛事,也经历了依依不舍的闭幕式。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奥运会的赛事运行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及各国运动员、教练员的肯定和赞许。
残奥会即将开始,紧张而繁忙的转换期工作已经有序地展开,相信有了这么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这么多工作人员的幕后付出,我们也将迎来另一个同样精彩的十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