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2018年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以下简称“两科基金”)申报工作数量质量,提高教师申报项目的水平和成功率,学校于12月8日至9日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国家两科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两科基金”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会议,各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申报2018年度“两科基金”的教师、科研秘书及科学技术处管理人员11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技术处处长张晓堂主持。
会上,张晓堂处长作了“两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他对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进行了深刻解读,指出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近三年“两科基金”项目的工作情况予以分析。他表示,“两科基金”的获批数量和质量是关乎学校发展的长远大计,培训会的目的是“将工作做到前面”,旨在让教师潜心科研、认真撰写申报书,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同时希望大家认真听取专家的报告,能够有所获有所得,积极申报“两科基金”。
本次 “两科基金”培训会共集中开展10场专业报告会、2场交流研讨会,分理工组和人文组2个会场分别进行。理工组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李小俚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朱鸿亮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卓力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李栋教授及校内专家、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志良教授为参会教师做了申报培训。人文组邀请了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两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唐润华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函评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安博教授及校内专家、商学院副院长杨浩雄教授为参会教师做了申报培训。
专家们分别从解读课题指南、基金委评审规则、如何填写申报书、如何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对老师进行了辅导。卓力教授从科研人员的角度讲解如何做好科研,从科研管理角度分析如何发展科研工作,从评审专家角度阐述哪些科研项目是择优资助的,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原则和技巧,指出了申请书撰写需要注意的事项。唐润华研究员认为影响国社申报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态度、实力和运气,研究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的论证等乃是重中之重,要以高质量的课题论证文本参与立项竞争。我校杨浩雄教授和姚志良教授分享了申报国社基金、教育部基金、国自基金等各类项目申报成功的经验。专家报告后和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解答了教师关心的问题。
专家们一致认为,申报“两科基金”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立项选题新颖可行、摘要写作浓缩简洁、研究内容充实完备、课题论证全面合理、思路方法清晰条理、预期成果保质保量,同时避免低级的错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具备项目申报成功的信心、坚持做科研的恒心和投身科研事业的决心。
参会教师就2018年度国家两科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了相互研讨。参会老师表示,通过培训他们对“两科基金”申请程序、评审原则、前期准备工作、申报书的填写和需要注意事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将认真听取专家的指导建议,借鉴专家们成功经验。同时感谢学校对“两科基金”申报的重视和创造优越的条件,认可和赞扬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纷纷表示要积极申报项目、踏实做好科研事业。
张晓堂处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有高端的学术科研做支撑,高水平、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竞争点。他对我校2018年“两科基金”的申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强化申报书的撰写能力和技巧,认真思考、充分吸纳专家的建议;二是合理规划研究进程,开展实质性的研究;三是要凝练研究方向,注重学术积淀。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促进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形成鼓励研究、有效创新的良好氛围,争取在2018年度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的全方位突破,为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做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