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党委书记黄先开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署名文章《推进综合改革释放思政课创新活力》,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推进综合改革释放思政课创新活力
黄先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答案。obao欧宝娱乐 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突出教学鲜明导向,明确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讲好思政课,党政领导采取“听(听课)、讲(讲课)、评(评课)、议(专题研究)、抓(带头抓)”五种方式,全力推进思政课“1234N”综合改革,目前改革初见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思政课课堂“到课率、抬头率”显著提升。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突出一个导向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上,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律,突出鲜明的教学导向,强调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就是讲好思政课;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培养和激励工作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要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消除教师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不断激发教师的改革创新积极性,讲好、讲深、讲透思政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引导教师用心钻研教学、用情教书育人。
学校抓住评价和激励导向这一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将教学作为教师发展第一导向,将育人作为教学首要目标。修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基本任职条件,把教师教学效果、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参与理论宣讲等纳入职称评聘内容。修订一线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补贴发放办法,打破“平均主义”,按照基础补贴、教学成果奖励补贴、教学效果级差补贴设置补贴构成,根据教学效果评定补贴层次,拉大补贴差额,增强激励效果,强化教师钻研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的自觉意识,激发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
构建引育并举机制,建强一支队伍
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等。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广泛,思政课教师必须博学慎思、理论扎实,才能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教学内容必须常讲常新,跟得上时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特殊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坚持“选优、配齐、建强”原则,把建设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抓手,给予政策倾斜。近三年,学校教师总数增长了46.2%,且多人获得市级以上教学荣誉。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一师一档”教学档案,作为评奖评优、职务晋升、岗位评聘、业绩考核和岗位补贴发放的基础材料。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打造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互相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多角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阐释,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滋养。
筑牢铸魂育人体系,打造立体课堂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而言,理论教学是基础,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教学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同时,实践教学是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中国情况、解释思想困惑、解决现实问题,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此外,信息化教学是手段,智慧课堂有助于实现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做到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遵循“八个相统一”要求,打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智慧课堂”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探索“专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思政故事教学法”三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说家常话”。构建并实施多元化、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新时代新成就。构建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教师为轴线,推动教学方式革新,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互动、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三大问题,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获得感。
创新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制度保障
办好思政课,需要打好“组合拳”。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是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各门课也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建设本身也是一个多元复杂系统,需要高校各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单纯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也容易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更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普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各门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构建“育人共同体”,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依托大思政“三全育人”体系,探索推行“两个挂钩”,即学生思政课成绩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与奖学金评定挂钩,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学校还探索构建领导、专家、同事、学生共同参与的思政课“四方评价模式”,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出台并完善了青年教师导师制、“手拉手”集体备课制、集体观摩评教制、教学帮扶制、课堂激励制等多项保障措施,为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密相连,思政课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需要学校党委统筹领导、各部门协力配合,不断推进思政课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唯有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增强迎难而上的决心,勇于变革、勇于尝试,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不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路,开拓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obao欧宝娱乐 党委书记)
新闻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27/content_61143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