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报道我校校长孙宝国两会期间提案和建议,现转载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obao欧宝娱乐 校长孙宝国带了多项提案和建议到全国两会。对于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他认为,预制菜的产业化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建设配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尽快组织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对风味复原、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控制、标签标识管理等进行规范。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发展预制菜产业,既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食品加工业不断做大做强的有力体现,更是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孙宝国认为,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
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企业针对同样的产品执行不同标准的情况,严重制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链建设方面,针对中式预制菜生产装备的自主设计创新、智能化水平较低,滞后于产业的规模和快速发展水平;冷链配送能力和覆盖范围也制约产业发展;部分预制菜产品的口感与风味复原难度大,复热过程对营养物质的影响等研究仍需加强等问题。
孙宝国建议尽快组织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范围以及相关管理原则,兜牢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底线,同时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建设配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对风味复原、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控制、标签标识管理等进行规范。此外,应完善产业监管方式,提高准入门槛,加强生产资质审核。
他认为,支撑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破解诸如口感与风味复原、营养物质保留、质构保持、品质保真等基础共性问题。建议科技部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补足预制菜产业基础研究短板,破解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此外,他建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施“预制菜产业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产业集聚、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增强整体竞争力。
新闻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333404744614616&wfr=spider&for=pc